椰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热海院在行动(十五)——保亭金江学校小学扎染第三课扎染制作过程

发表时间: 2025年09月22日来源: 创意设计学院

   2025年9月10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在宋立达老师统筹带领下,携研究团队走进保亭金江学校,以“理论 + 实践”沉浸式教学,开展扎染系列课程第三课。本次课程紧扣传统扎染工艺核心,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非遗文化,让美育理念融入课堂点滴。

  
  课堂伊始,宋立达老师以趣味提问激活孩子们的探索欲,随后结合扎染工艺渊源展开讲解: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汉族民间独特染色工艺,“秦汉始有之” 且东晋时工艺已成熟,当时有蝴蝶、腊梅等小簇花样及 “鱼子缬”“玛瑙缬”“鹿胎缬” 等纹样;唐代 “青碧缬衣裙” 成时尚,北宋在中原和北方流行,2006 年更经国务院批准,随云南大理市、四川省自贡市申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孩子们深刻感知这项工艺的历史厚度。
  
  课程中段,宋老师以课程核心围绕扎染材料与实操步骤展开,与传统扎染工艺要点高度契合。材料讲解环节,宋老师详细介绍植物染料制作流程:先将 1000 克靛蓝泥、200ml 白酒、100ml 渗透剂加入 20 公斤清水搅匀;再将 50 克石灰用 1L 开水溶解、150 克土碱用开水溶解后倒入染缸,5 分钟后测 PH 值,需达 10-12,未达标则加石灰水,达标后加 50 克还原剂搅拌 5 分钟,静置 30 分钟;待染液上方出现蓝紫色泡沫,拨开后呈黄绿色或墨绿色,即染料还原成功。同时提及直接染剂可网上购买,但需留意是否为天然植物染料,还展示了染缸、染棒、塑料桶、生石灰等核心工具,让孩子们清晰认知扎染材料与准备工作。
  
  宋老师将扎染的制作过程拆解为不同的技法:
  1、布料裁剪与扎撷技法:
  
  2、布料裁剪与扎撷技法:
  
  3、大件植物靛蓝侵染案例:
  
  4、氧化过程图:
  
  5、成品缝制图案工艺与技法:
  
  最后宋老师现场讲解产品挂饰制作流程并展示了作品最终所完成的效果图例。课程尾声,孩子们纷纷向老师询问要制作的扎染作品的细节,从染制的花纹布到缝制的挂饰、发卡等作品都承载着对传统工艺的理解与创意。
  
  
  
  
  

  此次课程严格遵循传统扎染工艺要点,让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扎花、浸染的核心技法,更深入体会到扎染 “朴实无华、天然成趣” 的民间艺术风格,切实推动非遗文化在校园落地,为美育教育注入传统工艺的鲜活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