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推进“椰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聚焦教师赋能与校本教材建设

发表时间: 2025年05月23日来源: 创意设计学院

   为落实“海南省椰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助力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美育资源均衡发展,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项目小组成员关义觉、梁子、龙佳兴,于2025年4月23日下午前往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围绕“海南省椰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落实开展项目汇报与计划说明工作。

  会上,梁子老师对整个项目的背景、目标及实施路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汇报,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校本教材开发、教师美育素养提升及区域特色资源整合,推动边远地区基础美育教育均衡发展。 

   

  随后,项目组成员关义觉老师围绕“儿童创意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课程结构与实践路径进行专题汇报。着重强调了通过趣味教学方式唤起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创意思考能力。 

   

  在汇报后,项目组与番阳中心学校邱海槟副校长及美术教师刘俏玲、王冬梅就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资源整合、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校方领导对项目内容表示高度认可与支持,并期待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本校美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本次对接重点聚焦一线教师能力建设、校本教材开发以及树叶画课程的多学科融合实践: 

1.教师赋能:以教研先行推进美育创新落地

  项目组围绕“教师引领+文化融入+课程整合”三位一体策略,为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量身打造了涵盖12周的教研型培训计划,聚焦美术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程以“树叶画”为核心切入点,通过本地植物采集、创作技法训练、作品展示指导等模块,结合黎苗传统艺术及热带生态资源,引导教师建立“美育+文化+科技”融合的教学思维。 

  同时,课程开发鼓励教师与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协同合作,形成学科联动机制。例如,通过树叶画创作讲述民族神话故事与自然现象,增强语文表达能力与叙事逻辑;设计树叶对称图形与数量分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几何、分类与统计概念;在植物主题作品讲解中穿插英语词汇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自然观察习惯。 

2.校本教材建设:打造区域文化特色教学资源库

  项目团队同步推进《热带雨林儿童绘画》系列校本教材建设工作,教材内容覆盖低、中、高年级段,强调地域文化与学科融合双向发力。教材主题围绕黎族织锦、黎陶等文化符号展开,融合树叶拼贴、剪贴、拓印、染色、立体构建等艺术技法,同时提供跨学科拓展模块,便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灵活组织课堂内容。 

3.树叶画融合课程:跨学科创意教学的典范探索

  本项目将“树叶画”提升为连接艺术、自然科学与语言表达的跨界平台,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实现多层次创新。课程以“叶片的旅行”“我眼中的雨林”“图腾的故事”等项目式任务驱动学生创作,融合动手制作、科学观察、文化讲解与数字展示,全面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创造潜能。 

  此外,项目还倡导作品数字化呈现,通过图文结合的电子手工书、立体画册等形式,推动教学成果可视化、可传播,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此次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牵头的项目对接活动,不仅为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美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树立了以教师为核心、以文化为支点、以课程为路径的区域教育共建模式典范。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化多学科整合探索,推动地方文化资源向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为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