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椰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探索自然美育课堂转化路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开展树叶拓印教学实验

发表时间: 2025年06月26日来源: 创意设计学院
  2025年6月25日下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项目组”成员关义觉、梁子、龙佳兴老师与黎美娟同学一行前往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联合该校美术教师王冬梅、刘俏玲开展以“树叶拓印实验”为主题的教师教学实验活动。此次实验旨在响应“椰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实施要求,聚焦自然美育资源的教学转化,探索区域生态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
  本次实验坚持“教师先行、教研先行”的原则,围绕自然采集、艺术拓印与数字创作三大维度展开,形成了系统的课程实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步:采集植物素材,探索自然纹理与教学关联
  项目组成员与番阳中心学校美术教师协同开展素材采集工作,实地甄选了形态丰富、肌理多样的热带植物叶片。在采集过程中,教师们结合叶片的视觉特征与生态属性,探讨其在未来美育课堂中与自然科学知识融合的教学潜力和课程开发价值。 

第二步:颜料拓印实验,验证技法操作的可行性
  教师团队以实验方式将丙烯颜料均匀涂抹于叶片表面,通过按压拓印的方式将植物纹理转印至长轴画布。实验过程中重点测试了颜料浓度、纸张选材与拓印方式等关键工艺,为今后面向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积累了方法经验与技术依据。




第三步:协作创作长轴画卷,打磨教学呈现范式
  在拓印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团队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以“热带植物印象”为主题的长轴作品。通过集体构图、色彩搭配与表现手法的演练,项目组进一步完善了课程创作流程,为学生课堂作品的组织方式与审美引导提供了参照模板。


第四步:数字创意导入,拓展美育教学边界
  活动最后,龙佳兴老师以《Photoshop在树叶图像创作中的艺术合成应用》为主题进行软件操作演示,介绍了如何运用图层叠加、滤镜处理、构图合成等数字艺术手段对叶片图像进行二次创作。该环节有效拓展了教师的数字工具使用能力,也为未来课程的电子化、可视化成果转化提供了技术路径。 

教师互赠图书与画集,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在活动尾声,项目组成员还向番阳中心学校赠送了富有教学与文化价值的图书与艺术画集。关义觉老师将自己创作的《水彩画作品集》与《油画作品集》赠送予番阳中心学校,用于丰富学校图书室艺术教学资源,传递艺术精神与创作热情。梁子老师带来综合材料技法创作和图案设计的相关书籍,引用相关案例进行教学分享,助力美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此次赠书赠画不仅是教学资源的传递,更是高校与中小学之间文化共建、教学互助的生动体现。
  此次教学实验作为“椰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中“教师赋能”与“校本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体现了“美育 + 自然 + 科技”的多维融合理念。通过项目组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实践,不仅为《树叶画创作课程》的正式开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区域生态资源的教育化转化提供了范例路径。
  未来,项目组将继续深化与五指山番阳中心学校的协同合作,完善课程体系,推进本土文化与美育内容的有机融合,为推动海南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美育资源均衡发展持续注入高校专业力量。
相关附件: